星辰大海的“莓”好愿景:爱培生物梁晓凯点燃“月球草莓”科技革命
在嫦娥工程迈入载人登月的新阶段之际,一位西北工业大学校友的“星辰梦”正从地球实验室延伸至月球基地。
爱培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创始人梁晓凯,这位深耕农业科技的“航天跨界者”,带领团队历时三年攻克“人工光植物工厂水培草莓周年性生产技术”,不仅让地球上的消费者四季品尝鲜果,更将目标锁定在中国宇航员的“月球餐桌”——未来,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中国航天员或将实现“草莓自由”。
从航天摇篮到农业革命:西工大精神的跨界传承
梁晓凯的履历中烙印着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三实一新”的校训基因。这所被誉为“中国航空航天工程师摇篮”的高校,深度参与嫦娥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作为西工大校友,梁晓凯虽未直接投身火箭发射场,却以另一种方式践行航天人的使命:“航天探索需要可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而农业科技是地外生存的基石。”
2022年,梁晓凯创立爱培生物,将航天工程中“闭环生态系统”的理念引入农业,聚焦人工光植物工厂研发。他坦言:“西工大教会我‘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而农业科技攻关更需要这种脚踏实地的创新。”三年间,团队不断更新迭代人工光植物工厂的蔬果种植数据,构建了覆盖60多种作物的“一键种植”数据库,其中草莓技术的突破尤为瞩目。
技术突破:
无农药、无激素、零距离、周年采收,定义草莓种植新范式
传统草莓种植受限于季节与病虫害,采收期仅3-4个月,且农药残留问题备受诟病。爱培生物的解决方案堪称革命:
1.纯水培循环系统:根系浸没于流动营养液中,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过滤杀菌,彻底杜绝土壤病害,实现“零农药”种植;
2. 环境精准调控:草莓专用LED光源模拟最佳光谱,微型风扇制造自然微风,甚至引入蜜蜂授粉,确保果实饱满、糖度高达12%以上;
3. 周年化生产:2023年10月播种的草莓,自2024年1月起已连续采收15个月,单株产量超2kg,技术可靠、商业属性强。
这项技术不仅惠及城市家庭(用户通过App即可一键管理),更被赋予航天使命。梁晓凯展望:“月球基地的密闭环境中,水培系统能高效循环利用资源,我们的技术可支撑长期太空任务中的新鲜果蔬供给。”
“三实一新”结硕果:从实验室到月球基地的征途
爱培生物的成就,正是西工大校训的生动注脚:
公诚勇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爱培生物不光自己能种植,他的目标是让人人都可以在家一键种植自己喜欢的个性化蔬果。
三实一新:扎根水培技术底层研发(基础扎实),三年不断迭代种植方案(工作踏实),拒绝资本泡沫专注产品(作风朴实),最终以“太空农业”开拓全新应用场景(开拓创新)。
目前,爱培植物工厂已进驻全国15个城市,设备出口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而梁晓凯的终极目标,是让这套系统未来入驻中国月球科考站:“当航天员在月球摘下第一颗草莓时,那将是中国农业科技与航天梦想的双重胜利!”
结语
从黄土地到月壤,从实验室到星辰,梁晓凯用一颗草莓串联起西工大人的航天情怀与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正如他所说:“农业的边界不应止于地球,而是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迈向深空。”在这条“育莓问天”的道路上,爱培生物正以创新之犁,耕拓着人类生存的新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