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本地生产总值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中国经济日报"专栏作家李宁认为,在全面推进防疫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前三季度GDP增长率由负值转为正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坚韧性、巨大潜力和足够耐力的特点,其中,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显示了经济实力和复原力;装备制造业相关指标运行良好,突出了经济周期的平稳性;居民可支配收入由负转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2.278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0.7%,上半年增长1.6%。年内累计增长率首次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万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67万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97万亿元,增长0.4%。这三个行业的累计增长率实现了正增长,经济发展的长期积极趋势保持不变。
首先,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显示出经济的实力和韧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为40。0397万亿元,增速为0。4%。服务业增加值占比55。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四,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高于第二产业5个百分点。就我国经济而言,随着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及其占整体GDP的比重已成为衡量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今年的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大于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服务业摆脱疫情影响企稳向好,占GDP比重提高0。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经济韧性强的特征明显。"
其次,装备制造业相关指数运行良好,显示经济周期平稳。三季度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点八。比去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增长的带动作用凸显。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各部门为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设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保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创季度历史新高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2。比二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0。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已恢复到近年来较高水平。所谓产能利用率,又称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与生产设备的比值,即实际有多少产能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产能利用率高,表明许多企业设备运行正常,经济循环血液在快速流动。"
最后,居民可支配收入由负转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增长3。9%,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名义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年内首次转正,由1。3%至0。6%。只有这样,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才能为下一轮消费和产能扩张打好基础。40亿人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国内周期涉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扩大内需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居民有钱消费,就会形成强大的动能,顺畅国内周期的血液,进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